世界卫生组织22日发布报告强调,迫切需要减少黑碳、臭氧和甲烷等短期气候污染物排放,因为它们不仅影响气候,而且每年导致700多万人过早死亡。
短期空气污染物是指在大气中存留时间较短的有害颗粒物,包括黑碳、臭氧、甲烷等。其中黑碳存留时间最短,只有几天,而甲烷可以达到12至15年。这些排放物不仅导致全球气候变暖,更为有害的是每年导致700多万人过早死亡。世卫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负责人内拉说:“短期气候污染物是直接导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元凶,包括心脏病、肺部疾病和呼吸道感染。”
报告特别关注黑碳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。黑碳是空气污染物中最主要的颗粒物之一,主要由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未充分燃烧所致,如柴油、燃煤、砖窑、垃圾焚烧、农作物废料焚烧、家用燃煤等都会排放大量黑碳。报告显示,中国北方地区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分布为:粉尘24%,工业、交通、家用燃料各15%,另有30%不明来源。
报告提出20多项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,以缓解短期气候污染物排放。其中重要措施包括:制订更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;在政策及投资层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火车,建立安全的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网络;提供更清洁、高效的家用炉灶和工业燃料替代品。
报告把改变膳食结构作为第四项重要措施,即鼓励多吃菜、少吃肉。世卫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协调员多拉认为,这不仅有助减少饲养生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,而且有益人类健康,“少吃肉类,多吃富含营养的蔬菜,意味着少盐、低脂肪,可减少心脏病和中风”。